知识分享|2010年版GMP疑难问题解答(附录1无菌药品1)

打豆豆
打豆豆 这家伙很懒,还没有设置简介

0 人点赞了该文章 · 6385 浏览

  附录1无菌药品 【附录1无菌药品第五条】无菌药品生产的人员、设备和物料应通过气锁间进入洁净区,采用机械连续传输物料的,应当用正压气流保护并监测压差。   问题431:质量检验微生物实验室人流、物流共用一个走廊可以吗? 答:可以。但人流、物流最好分开。   问题432:无菌药品生产车间中A+B级洁净区人员进入是否一定要从C级洁净区进入?是否可以直接从一般区进入? 答:可以从一般区域进入,但要设置适当的缓冲房间或设施。   【附录1无菌药品第八条】洁净区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应的洁净度要求,包括达到“静态”和“动态”的标准。   问题433:冻干原料药(无菌)的出料区域设定成A+B级区域后,出料时人一旦要去开箱门出料,A级无法实现,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答:进出料过程中的产品暴露区属核心区,应尽量避免人员操作带来的污染。如你所说的情况,有人进入的A级核心区域较难真正达到A级监控标准。 点评:通常的做法有:隔离装置(RABS)、自动进出料设备(如自动加料车等)、密闭的冻干盘(水分可以通过但可以防止微生物污染产品)等方法。   问题434:洁净区微生物检测的静态标准是否有必要? 答:验证时宜做静态微生物检测,确认环境设计施工、环境清洁或消毒的效果,企业停产后恢复生产时,也应进行微生物静态监测。   【附录1 第九条】无菌药品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分为以下4个级别: 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 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规定如下表: 洁净度级别       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数/立方米                      静态                                动态            ≧0.5μm      ≧5.0μm        ≧0.5μm        ≧5.0μm A级       3520          20               3520             20 B级      3520           29             352000          2900 C级     352000       2900          3520000        29000 D级     3520000    29000         不作规定      不作规定   注: ①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A级洁净区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4.8,以≧5.0μm的悬浮粒子为限度标准。B级洁净区(静态)的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5,同时包括表中两种粒径的悬浮粒子。对于C级洁净区(静态和动态)而言,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分别为ISO7和ISO8。对于D级洁净区(静态)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8。测试方法可参照ISO14644-1。 ②在确认级别时,应当使用采样管较短的便携式尘埃粒子计数器,避免≧5.0μm悬浮粒子在远程采样系统的长采样管中沉降。在单向流系统中:应当采用等动力学的取样头。 ③动态测试可在常规操作、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中进行,证明达到动态的洁净度级别,但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要求在“最差状况”下进行动态测试。   问题435:A级区内是否可以有人操作? 答:人员应尽量不进入A级区。 点评:有些情况下,A级下可以设立两个区域:关键产品暴露区(人员不可进入)和人员有限介入区。   问题436:在附录中提到,为确认A级洁净区的级别,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那么在常规操作中,是不是就不需要一定每个采样点的采样量一定不得少于1立方米呢? 答:日常监测不需要这么大量。   问题437:在非最终灭菌的无菌药品生产中,核心区域采用开放式A/B级洁净室是否可被接受? 答:Isolator(隔离器)、RABS(限制性进入隔离系统)和开放洁净室都可以采用。开放式A/B级洁净室风险较大,气流组织难实现,必须通过烟雾试验证明其气流符合要求。新建厂房应充分考虑到开放式A/B级洁净室的风险,并结合考虑毒性产品对操作人员的影响。一般不推荐。   问题438:无菌滤液储罐设计在C级有何特殊要求? 答:注意密闭状态的保持,容器SIP(在线灭菌),无菌呼吸器的使用等。   问题439:无菌原料药的非无菌生产工序部分,厂房无洁净的要求,其级别是什么? 答:最终溶解等关键步骤应在D级甚至更高级别C级进行(根据产品、设备和操作情况而定)。之前步骤没有级别要求。   问题440:无菌原料药的生产配制也应在C级? 答:一般是的。但对于密闭配制操作可以放置在D级。   问题441:可最终灭菌大输液灌封区、胶塞贮存区为C级背景下A级气流保护区,级别确认时,是否应当符合相应A级的静态要求? 答:级别确认时,应该符合相应A级的静态要求。   【附录1 无菌药品 第十条】应当按以下要求对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 (一)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动态监控。 (二)在关键操作的全过程中,包括设备组装操作,应当对A级洁净区进行悬浮粒子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如活生物、放射危害)可能损坏尘埃粒子计数器时,应当在设备调试操作和模拟操作期间进行测试。A级洁净区监测的频率及取样量,应能及时发现所有人为干预、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损坏。灌装或分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Oμ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三)在B级洁净区可采用与A级洁净区相似的监测系统。可根据B级洁净区对相邻A级洁净区的影响程度,调整采样频率和采样量。 (四)悬浮粒子的监测系统应当考虑采样管的长度和弯管的半径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五)日常监测的采样量可与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时的空气采样量不同。 (六)在A级洁净区和B级洁净区,连续或有规律地出现少量≧5.0μm的悬浮粒子时,应当进行调查。 (七)生产操作全部结束、操作人员撤出生产现场并经15~20分钟(指导值)自净后,洁净区的悬浮粒子应当达到表中的“静态”标准。 (八)应当按照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对C级洁净区和D级洁净区(必要时)进行动态监测。监控要求以及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可根据操作的性质确定,但自净时间应当达到规定要求。 (九)应当根据产品及操作的性质制定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这些参数不应对规定的洁净度造成不良影响。   问题442:尘埃粒子动态检测包括所有A级吗? 答:B级环境下的A级区,建议实施动态下的在线连续监测。 点评:局部A级送风区(不在B级环境中的情况)尘埃粒子至少应符合静态标准。   问题443:关键操作的全过程应对A级洁净区进行监测,请问:风速需要定期监测吗? 答:需要定期监测。   问题444:洁净区微生物检测动态标准,“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是指同一区域多个采样点的平均值吗? 答:多个采样点可以平均,一个点多次检测也可平均。   问题445:要求风速0.36~0.54m/s,检测位置是操作面位置还是过滤器下方30cm处? 答:如果使用0.36~0.54m/s的参考标准,应在高效过滤器下方30cm处测试。 点评:另需用烟雾试验证明产品暴露区的工作面处于层流的有效保护之内。   问题446:附录1无菌药品第十条,对于最终灭菌产品F0值≧12,A+C空调净化系统,A级是否必须进行在线监测尘埃粒子?还是只需动态监测就可以了(一定频次一次监测)? 答:A/C静态下应该符合。A/C不必在线连续监测尘埃粒子,应定期动态监测。 点评:企业根据厂房、设备、产品、工艺方面的风险来决定动态监测的频次。   问题447:粉针剂粒子动态监测是必须要做的吗? 答:粉针剂生产时的悬浮粒子动态监测必须按附录1的规定做。   问题448:附录1无菌药品附录中提到A级区应进行持续动态监测,但对于无菌分装产品易产品粉尘,很难达到标准怎么办? 答:根据第十条的要求,应区分外来污染粒子和产品本身释放粒子产生干扰的情况。 点评;采样头放置在不同位置,可以有效区分粒子来源。如果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在灌装点出现大于或等于5.0μm的悬浮粒子的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附录1 无菌药品 第十一条】应当对微生物进行动态监测,评估无菌生产的微生物状况。监测方法有沉降菌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和表面取样法(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等。动态取样应当避免对洁净区造成不良影响。成品批记录的审核应当包括环境监测的结果。 对表面和操作人员的监测,应当在关键操作完成后进行。在正常的生产操作监测外,可在系统验证、清洁或消毒等操作完成后增加微生物监测。 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①如下:
QQ截图20190313173305.jpg
问题449:对于附录中规定的洁净区级别中,D级洁净区的浮游菌和沉降菌是否都需要进行监测? 答:企业可根据各工序污染的风险高低,评估决定D级洁净区的动态微生物监测频次。一般情况下,浮游菌和沉降菌监测都是需要的,因为采样的对象不同。 点评:沉降菌测试一般针对相对较大的颗粒上附着的微生物。   问题450:无菌附录中洁净区微生物监测只有动态标准,还需要静态监测吗? 答:验证时应做静态。完成验证后,日常应监控动态的浮游菌和沉降菌。 点评:完成定级后,日常应监控浮游菌、沉降菌。   问题451:“注(2)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同一位置可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进行监测并累积计数。”是如何累积的? 答:用这个点的所有结果相加,并除以实际小时数,再乘上4小时。监测时间应涵盖生产时间,但如果实际生产时间短于4小时,监测时间没有必要达到4小时。 点评:例如,如果某工序操作总时间不足4小时,如2小时,累计共检出5cfu(菌落数),换算方法是:5/2*4=10cfu/4h。   问题452:附录1中D级微生物检测方法,是三种方法任选一种呢?还是都需要做呢? 答:都需要做,因为沉降菌、浮游菌和表面微生物三种监测原理是不同的,针对不同的微生物,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点评:不同企业应根据厂房、产品特性、工艺流程及设备的特点(例如暴露区域及时间)评估结果制定监测方案与频次。   问题453:B级和B级背景下的A级浮游菌动态监测可以采用移动设备吗? 答:均应根据产品暴露风险等具体情况制定监测计划、监测项目和监测点。 点评:B级背景下的A级区,浮游菌动态监测通常在无菌操作开始前期及结束后段进行。并不建议采用移动设备,对于B级区自身,按一定频次实施动态监测是常规做法。例如:将可移动监测设备放置在监测点并开启设备,结束后移到其他监测点继续监测。   问题454:GMP附录环境监测为什么仅有接触碟的限度?是不是意味着只能用接触碟法来检测,别的经过验证的方法(棉签擦拭法)不可以吗? 答:也可以采取其他方法,例如棉签法。   问题455:间歇式非最终灭菌制剂生产前,对环境微生物情况进行监测,是浮游菌、沉降菌二选一还是都必须做? 答:检测微生物时,浮游菌、沉降菌都应该做。应注意的是,所有无菌药品生产的洁净区空气净化系统应当保持连续运行,维持相应的洁净度级别。因故停机再次开启空气净化系统,应当进行必要的测试以确认仍能达到规定的洁净度级别要求。   【附录1 无菌药品 第十三条】无菌药品的生产操作环境可参照表格中的示例进行选择。 洁净度级别 最终灭菌产品生产操作示例   C级背景下的 局部A级 高污染风险①的产品灌装(或灌封)   C级 1.产品灌裝(或灌封); 2.高污染风险②产品的配制和过滤; 3.眼用制剂、无菌软膏剂、无菌混悬剂等的配制、灌装(或灌封) 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器具最终清洗后的处理。   D级 1.轧盖; 2.灌装前物料的准备; 3.产品配制(指浓配或采用密闭系统的配制)和过滤直接接融药品的包装材枓和器具的最终请洗。   注:①此处的高污染风险是指产品容易长菌,灌装速度慢、灌装用容器为广口瓶、容器须暴露数秒后方可密封等状况; ②此处的高污染风险是指产品容易长菌、配制后需等待较长时间方可灭菌或不在密闭系统中配制等状况。   洁净度级别 非最终灭菌产品的无菌生产操作示例   B级背景下的A级 1.处于未完全密封①状态下产品的操作和转运如产品灌装(或灌封)、分装、压塞、轧盖②等 2.灌装前无法除菌过滤的药液或产品的配制; 3.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的装配以及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下的转运和存放 4.无菌原料药的粉碎、过筛、混合、分装。   B级 1.处于未完全密封①状态下的产品置于完全密封容器内的转运; 2.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灭菌后处于密闭容器内的转运和存放。   C级 1.灌装前可除菌过滤的药液或产品的配制; 2.产品的过滤。   D级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器具的最终清洗装配或包装、灭菌。   注:①轧盖前产品视为处于未完全密封状态。②根据已压塞产品的密封性、轧盖设备的设计、铝盖的特性等因素,轧盖操作可选择在C级或D级背景下的A级送风环境中进行。A级送风环境应当至少符合A级区的静态要求。   问题456:非最终灭菌的无菌制剂的配液应该在C级,浓配在D级可以吗?对于无菌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加活性炭,除菌过滤等步骤一般在C级下进行还是在D级下进行? 答:非最终灭菌的无菌制剂的配液、加活性炭,除菌过滤等步骤不可以在D级下进行。 点评:对于非最终灭菌产品的原辅料的生产最终暴露环节的环境应该为C级。   问题457:非最终灭菌产品的无菌生产操作示例中规定,轧盖应在A/B级,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可放在A/C或A/D级? 答:如果轧盖工序设置在C或D级区,应关注: 1.产品始终处于A级气流的保护中,A级送风环境应至少符合A级区的静态要求; 2.对产品在轧盖前的压塞完好性进行检查,未正确轧盖的产品不能退回无菌区继续加工; 3.轧盖过程中颗粒产生的问题,应该设置抽风装置。   点评: 注:1.例如,可采用照相系统,光电光纤系统对压塞完好性进行检查。 2.建议使用带有去除粉尘颗粒装置的轧盖机,设备的除颗粒装置比房间排风更有效。   问题458:小容量注射剂的洗瓶、灌封、配料的洁净级别如何划分?它们的辅助功能间与其生产操作间的洁净级别一定要相同吗?(如果操作间是B级背景下的A级,它的辅助间是B级可以吗?)冻干粉针、水针将洗瓶放在C级区,与配料在同一区域有何不妥?提高了洗瓶的洁净界别,但房间产热时对其他房间可能有影响,设计院考虑节约了洗瓶的D级区更衣通道。 答:首先要考虑小容量注射剂水针是最终灭菌还是非最终灭菌的产品,然后按附录1的要求划分级别。通常情况下,冻干粉针、水针将洗瓶放在D级区,如洗瓶放在C级区,可能会对C级区造成潜在的污染,给配料环境带来风险。洗瓶和配料应按规范要求在各自规定的洁净级别下生产。  

发布于 2019-03-13 17:29

免责声明:

本文由 打豆豆 发布于 质量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登录一下,更多精彩内容等你发现,贡献精彩回答,参与评论互动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