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问题已被锁定!
2
关注
4645
浏览

同一套工作曲线和样品在不同的仪器上测试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多大范围内是可取的?

您还未登录!暂时最多只可查看 1 条回答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呵呵呵 二阶会员 用户来自于: 广东省
2019-12-13 22:47

1. 同一套工作曲线和样品在不同的仪器上测试存在差异,至于差异的可取范围你可以通过分析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判断


2. 测量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相联的参数,表征合理的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也就是说表达这个测定结果的分散程度的。结果的分散性直接受测试过程中的误差的影响。


3. 应该说是同一个标准系列;你的1~24号样品是不是同一个样品??要是同一样品你能否保证它的成份是均一稳定的?


就是同一个标准系列,在同一天同一个人操作二次的吸光度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况且是二台不同机子呢!这就是误差!但你可以反测标准系列中的某一标准点浓度,它们应该是很相近的!

关于作者

问题动态

发布时间
2019-12-13 22:46
更新时间
2019-12-13 22:47
关注人数
2 人关注

推荐内容

气体流量的两种表示方式:kg/cm2和L/min,前者在日立的机子上常见,后者在PE的机子上常见,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自动进样器注入几十次后便出现液滴不能直接注入到石墨管底部,而是挂在进样细管的外壁上,造成有时注不进去,有时沾到石墨管的侧壁上。我只能过一段时间就检查一下进样情况。请问请问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么?
石墨炉测铅时,空白(4硝酸+1高氯酸GR)值总是较高,与灰化法的结果不大一致
我们所用的仪器是PE公司的:在正常的情况下(指我们测定的条件,对Fe 或Cu 等)C2H2:2.0MPa;Air:17.0MPa.但现在要测K、Na等轻元素时,不断的改气流量来求得正确的结果是对的吗?
请问原子吸收是否适合测定常量组分(百分之几十的),有什么缺点,如何尽量避免?
做Ca元素的火焰回收大致在30-50%之间,再做Ca的回收实验回收率在155-165%之间,30%和166%这样的回收率告诉我什么样的信息呢?
植物中的铅,不知道要怎么消解植株,研究所的给了我个方法,让80度烘48小时,然后碾碎,湿法消解,今天试了下,叶子没问题,茎就好难碾。(原子吸收光谱仪)
这两天一直在做石墨炉直接分析蛋白质中的铝,蛋白质用2%硝酸稀释然后直接进样分析(未经消解)。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硫酸锌中的铅,数据不稳定,原因何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人发中的硒含量的实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