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问题已被锁定!
2
关注
3209
浏览

关于纯化水,作为原料药的洁净区外的生产工艺用水有必要进行定期消毒并检测菌落数吗?

查看全部 1 个回答

呵呵呵 二阶会员 用户来自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20-03-11 14:30

中国药典规定的制药用水,至少是饮用水标准。饮用水菌落数限度是100CFU/ML。所以,制药用水菌落数检测是法规明确规定必须的。

针对该问题,既然认为是生产工艺用水,微生物控制措施是必须的。所以单就微生物指标超过100CFU/ML肯定不行的,因为最低质量标准的制药用水~饮用水也需要符合这个要求。菌落数超标,是必须要采取消毒措施的。消毒措施有很多种,化学消毒,臭氧消毒,紫外消毒,巴氏消毒。制药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消毒措施。

中国GMP2010版第100条:应当对制药用水及原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有相应的记录。

参考资料:

GMP实施指南-水系统;《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中国GMP2010版

关于作者

问题动态

发布时间
2020-03-11 14:30
更新时间
2020-03-11 14:30
关注人数
2 人关注

相关问题

鲁尔圆锥接头测试仪的检测标准有哪些?
细胞毒性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水系统保安过滤器(0.55)、反渗透膜清洗用过滤器滤芯(0.55)需要做完整性检测?
第二类有源医疗器械产品在进行电磁兼容检测时,是否需要连同产品组成中的无源附件一起检测?
关于前验证和同步验证适用条件,如果是固体口服片剂,已经生产十几年了,未发生重大变更,做3批工艺验证,属于什么验证?
QC的检测用水能不能用制水机,不用跟车间似的用水系统循环?
取样、分样后的剩余样品如果不做无菌和微生物检测,可否重新放入包装中?
如果已经提供了开关电源的认证证书和规格书,是否还需要提供开关电源的检测报告?
工艺用水必须是电导和PH符合要求的水,工艺本身对菌落没有要求,但不是法规有菌落要求吗?
.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为0CFU,没有发现耐热微生物,那么验证过程中能否采用D值稍低的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生物指示剂进行验证?

推荐内容

新车间新的水系统,纯化水第一阶段3周,计划再第一阶段第一周结束开始进行注射用水第一阶段验证,是否合规?
纯化水风险评估中,失效模式主要有哪些,该用什么样的处置措施?
直接口服的饮片生产,如三七粉,是否一定要用纯化水作为最后的工艺用水?
.软水系统,用于API的清洗,硬度在线监测是必须的吗?日常监测应该监控哪些项目,频次如何确定?
如果注射用水不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应如何证明其可行性?用验证可以吗?是否通过21天的验证证明其在常温下循环,且水质符合质量要求即可?
水系统保安过滤器(0.55)、反渗透膜清洗用过滤器滤芯(0.55)需要做完整性检测?
注射用水或是纯化水取样点设计过高,不便于取样,如何操作?
水系统验证开始后,如果累积了一周或两周的数据是合格的,是否可以开始其他设备(洗瓶机,清洗机等)的PQ?
总送取样口应在分配罐泵前还是后?总送与总回管径不一粗,总送管粗些这样可以吗?
注射用水罐温度探头是应该安装在罐的上部还是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