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问题已被锁定!
2
关注
13553
浏览

A级和B级洁净区:温度20~24℃,相对湿度45%~60%;C级和D级洁净区: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目前温湿度要求是怎么规定的?

您还未登录!暂时最多只可查看 1 条回答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pzbp666 二阶会员 用户来自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20-01-02 13:22

当药品生产无特殊要求时,洁净室的温度范围可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由于无菌操作核心区对微生物要求较高,对该区域的操作人员的服装穿着有特殊要求,通常进入该区域的操作人员会穿着两层洁净服,因此该区域的温湿度要求相对严格一些可按GMP指南数值设计。

A级和B级洁净区:温度20~24℃,相对湿度45%~60%;

C级和D级洁净区: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当然,企业也可以结合GMP指南以及产品特性、生产工艺要求等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温湿度标准。

当药品生产无特殊要求时,洁净室的温度范围可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由于无菌操作核心区对微生物要求较高,对该区域的操作人员的服装穿着有特殊要求,通常进入该区域的操作人员会穿着两层洁净服,因此该区域的温湿度要求相对严格一些可按GMP指南数值设计。

A级和B级洁净区:温度20~24℃,相对湿度45%~60%;

C级和D级洁净区: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

当然,企业也可以结合GMP指南以及产品特性、生产工艺要求等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温湿度标准。

参考:

欧盟GMP、中国GMP、GMP指南 

关于作者

问题动态

发布时间
2020-01-02 13:21
更新时间
2020-01-02 13:22
关注人数
2 人关注

相关问题

ISO 10993中萃取条件的选择,温度的选择,比表面积的选择?
由于标准样品一般都放在冰箱里冷藏,使用的时候,温度还是比较低的,然后吸取的时候,体积会不会准确呢?
洁净区多个房间如果温湿度不同时如何调节空调系统?
培养箱的温度分布也是按34399做吗,还有这个是新设备的是这样做,还是每年周期性的温度分布也是按这个做吗?
个别轴承温度升高和轴承温度普遍升高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存放菌种斜面2℃到8℃,一般放普通冰箱的冷藏室,这个精度有些难达到0.5℃的波动,有些培养箱的温度波动也比较大一点,也是严格按这个文件吗?
灭菌时空载温度分布均匀性,是从设备自身探头达到验证温度即开始计算还是怎样,因为灭菌器国标是要在达到验证温度后半小时开始计算?
一个生产车间装有十几台净化空调机组,非最终灭菌产品,采用自动化控制温度、湿度、压差等,经常会在不同的地点产生报警,每天都有上千条超标报警,请问大家都是怎么处理这些报警的?
温度对pH精度测量有多大影响?
关于纯化水,作为原料药的洁净区外的生产工艺用水有必要进行定期消毒并检测菌落数吗?

推荐内容

洁净区浮游菌与沉降菌是否需要同时做
值班运行频率确认,保证房间相对压差,这个压差是要保证正常运行的相对压差,还是只需证实有轻微压差?比如房间与走廊相对压差>5 Pa,验证值班这个压差值如何定?
人员更衣以后进入洁净区前,在缓冲间应该自净多长时间?C/D级需要自净多久?B级需要自净多久?
洁净厂房自净时间测试的方法和标准有哪些依据呢?
植入性的动物源医疗器械的生产环境控制?
公司新净化系统OQ,B级区换气次数,施工方推荐50次每小时验收,但是新的《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技术检测分析与应用》中有个指导值是大于60次,该如何选择?
空调系统验证,要求测的三次静态沉降菌,可以在同一天测完或者测两次的吗?
无菌隔离器工作时没办法传出传入物品,那沉降菌和表面菌的三静三动怎么做,所有悬浮、沉降、表面菌都不用去做吗?
在A级区和B级区,连续或有规律地出现少量≥0.5μm粒子,计数时可能是污染事件的征兆,应进行调查。如何理解连续?
新厂的空调系统,在洁净厂房验收以后,我们(使用方)还需要做哪些工作,是不是只做消毒有效期验证就可以了?然后验收资料可以直接作为空调系统的确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