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问题已被锁定!
2
关注
3520
浏览

影响紫外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您还未登录!暂时最多只可查看 1 条回答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呵呵呵 二阶会员 用户来自于: 上海市
2020-12-23 14:44

1、时间

卫生部 2002 年消毒技术规范对紫外线消毒的环境条件进行了规定:

(1)室内温度应控制在 20℃~40℃, 室内湿度应低于 60%。

(2)室内应尽量保持干燥。

(3)保证紫外线灯管表面无尘埃,无油污。

(4)应每周用酒精布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擦拭。

(5)紫外线空气消毒的照射时间通常设定为 30 min~60 min,当采用紫外线照射表面粗糙的物体时,应增加照射时间,并确保物体两面均能受到照射。

2、照射强度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应大于 180 uW/cm³(253.7 nm, 距离 1m 处),新普通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大于 90 uW/cm 为合格。

正在使用中的灯管辐射强度最低应达到 70 uW/cm 暂可使用,但必须延长照射时间。

若紫外线光源的强度低于 40 uW/cm,则再延长照射时间也不能起到满意的杀菌作用,即应停止使用。因为紫外灯照射强度存在衰减作用,不能通过紫外灯是否发亮而判断其灭菌作用。

3、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紫外灯的辐射输出有一定的影响, 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温度通常在 22℃~26℃。

研究表明,紫外线光源其紫外线输出最强时的温度约为40℃,随着温度的降低,其紫外线的输出相对减少;而温度过高,辐射的紫外线因吸收增多,输出也减少。

灯管在 4 ℃ 时输出强度只有 27 ℃ 时的20%~30%;温度降低则细菌抵抗力增加,紫外线杀菌作用减弱,温度低于 0℃时则失去杀菌作用,影响消毒效果。

因此,针对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人体及动物适宜温度,宜将环境温度控制在 24℃~26℃ 左右。此时,紫外灯的紫外线输出也适中。

4、环境湿度

与环境温度类似,环境湿度也是紫外灯辐射输出的影响因素之一。

紫外线能够被空气中的水分子吸收,因此当环境湿度较大时,水分子吸收一部分紫外线,进而使其消毒效果降低。

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为 24℃时,环境相对湿度为 35%~85%时,紫外线灯辐射强度与空气含湿量成反比。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湿度要求为 40%~70%。

因此,根据人体及动物适宜湿度,宜将环境温度控制在 40%。此时紫外灯的紫外线输出效果也相对较好,并且在湿度较高时应增加紫外线灯的照射时间。

关于作者

问题动态

发布时间
2020-12-23 14:43
更新时间
2020-12-23 14:44
关注人数
2 人关注

推荐内容

GMP无菌附录中:在A级区和B级区,连续或有规律地出现少量≥0.5μm粒子,计数时可能是污染事件的征兆,应进行调查。如何理解连续,是3分钟还是10分钟?
联动线从洁净区穿到一般区的,打了15mk的四方块,洁净区对一般区有压差表,生产结束有个档板,这样还需要做验证或是采取别的措施吗?
B级环境下新换的高效,检漏边框一直不合格,边框封胶也不合格是什么原因?
空调系统做PQ前,加湿用的纯蒸汽系统需要验证到哪个阶段?
欧盟和目前的中国GMP,是否对臭氧验证有强制要求?
对于新建的D级洁净区,在初次验证时需要做三次静态和三次动态吗?
医疗器械生产洁净车间相关要求有哪些?
目前初、中效有什么好材质,采购时需要注意什么参数?
高效过滤器检漏合格标准:进瓶段和冷却段高效过滤器过滤效率应满足≥99.995%,加热段高效过滤器过滤效率应满足≥99.95%。这个合格标准是不是描述有误啊?
洁净区多个房间如果温湿度不同时如何调节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