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关注
2771
浏览

生物类似药的整体研发策略?

您还未登录!暂时最多只可查看 1 条回答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加菲 二阶会员 用户来自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21-07-20 11:37

类似药研发的总体思路是以比对试验证明其与参照药的相似性为基础,支持其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应采用逐步递进的顺序,分阶段开展药学、非临床、临床比对试验。完成前期药学和非临床比对研究后,建议申办方与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开展pre-IND沟通交流,明确后续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设计。建议临床研究阶段应先进行PK比对研究,在完成PK研究后建议与中心进行沟通交流,经初步评估具有PK等效性后,再开展头对头的疗效和安全性比对研究。


关于作者

问题动态

发布时间
2021-07-20 11:37
更新时间
2021-07-20 11:37
关注人数
2 人关注

推荐内容

如果说A药是一个新药,B药是国内已上市药品,但是我们这次做的是B药的一个新适应症,那么,如果联合的话,做完了关键研究,我们必须要申请NDA,我们A药才能获得批准?
联合治疗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刚才说到如果没有临床前期的数据,文献的报道也是可以作为一个证据,那文献报道是什么样的报道?
如何确定生物类似药临床比对研究的等效性界值?
国内除了我们CDE对方案进行审核和批准,国内还有遗传办,遗传办不光是看遗传资源,同时,他们也看方案,有没有这种潜在的联动的机制的可能CDE和科技部?
联合用药的单臂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条件下两个Norm加Norm的联合用药可以用单臂?
药品研发中数据完整性,国内外有何不同?
CHO-S,CHO-DG44和CHO-K1的优缺点?
从研发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细胞株是否可替换?
生物类似药适应症的外推需考虑哪些方面?
在产品质量稳定的条件下,均能满足121℃,8分钟和115℃,30分钟,哪个条件应该优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