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问题已被锁定!
2
关注
3519
浏览

影响紫外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您还未登录!暂时最多只可查看 1 条回答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呵呵呵 二阶会员 用户来自于: 上海市
2020-12-23 14:44

1、时间

卫生部 2002 年消毒技术规范对紫外线消毒的环境条件进行了规定:

(1)室内温度应控制在 20℃~40℃, 室内湿度应低于 60%。

(2)室内应尽量保持干燥。

(3)保证紫外线灯管表面无尘埃,无油污。

(4)应每周用酒精布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擦拭。

(5)紫外线空气消毒的照射时间通常设定为 30 min~60 min,当采用紫外线照射表面粗糙的物体时,应增加照射时间,并确保物体两面均能受到照射。

2、照射强度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应大于 180 uW/cm³(253.7 nm, 距离 1m 处),新普通紫外线灯管辐射强度大于 90 uW/cm 为合格。

正在使用中的灯管辐射强度最低应达到 70 uW/cm 暂可使用,但必须延长照射时间。

若紫外线光源的强度低于 40 uW/cm,则再延长照射时间也不能起到满意的杀菌作用,即应停止使用。因为紫外灯照射强度存在衰减作用,不能通过紫外灯是否发亮而判断其灭菌作用。

3、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紫外灯的辐射输出有一定的影响, 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温度通常在 22℃~26℃。

研究表明,紫外线光源其紫外线输出最强时的温度约为40℃,随着温度的降低,其紫外线的输出相对减少;而温度过高,辐射的紫外线因吸收增多,输出也减少。

灯管在 4 ℃ 时输出强度只有 27 ℃ 时的20%~30%;温度降低则细菌抵抗力增加,紫外线杀菌作用减弱,温度低于 0℃时则失去杀菌作用,影响消毒效果。

因此,针对生物安全实验室,根据人体及动物适宜温度,宜将环境温度控制在 24℃~26℃ 左右。此时,紫外灯的紫外线输出也适中。

4、环境湿度

与环境温度类似,环境湿度也是紫外灯辐射输出的影响因素之一。

紫外线能够被空气中的水分子吸收,因此当环境湿度较大时,水分子吸收一部分紫外线,进而使其消毒效果降低。

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为 24℃时,环境相对湿度为 35%~85%时,紫外线灯辐射强度与空气含湿量成反比。生物安全实验室环境湿度要求为 40%~70%。

因此,根据人体及动物适宜湿度,宜将环境温度控制在 40%。此时紫外灯的紫外线输出效果也相对较好,并且在湿度较高时应增加紫外线灯的照射时间。

关于作者

问题动态

发布时间
2020-12-23 14:43
更新时间
2020-12-23 14:44
关注人数
2 人关注

相关问题

注射用水需要高温灭菌吗?如将水升温至121摄氏度,对循环管路进行灭菌,中国有相应的法规要求吗?
液相色谱梯度洗脱中柱温的影响
终端灭菌的二类医疗器械产品,产品制备时用具有国家药监局注册的药用注射用水(按照中国药典要求检测并放行),是否可以?
为什么严重的溶血、脂血、黄疸样本会对免疫浊度法检测项目产生影响?
在进行灭菌工艺验证时,一般会放置一个校验的探头在灭菌柜控制探头旁边,这两者之间的温度差异有什么要求?是否应按校样标准,只允许±0.5℃的偏差?
工艺验证时灭菌时间和灭菌温度可以用生物指示剂验证吗?
筛选压力对细胞生长和产物表达有何影响?
有哪些影响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因素?
简述影响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影响有哪些?
有混悬液中间体需做微生物限度验证,但是中间体的微生物含量太高了, 达到100cfu/20ml,最后决定用成品(最终灭菌产品) 来进行方法学验证。这样可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