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关注
3580
浏览

请问是不是后续门诊随访都需要挂号?

您还未登录!暂时最多只可查看 1 条回答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LX3345680188 二阶会员 用户来自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21-10-23 23:41

所有的临床研究都要入到医疗系统里面,我个人认为这并不是临床研究的问题,这是医院方管理的问题,因为现在大多数的门诊病历并没有登记到医院的系统中,如果后期真的这么做确实会复杂一些。我在国外做的临床研究没有这么复杂的要求,研究病历也是在国外照搬过来的,在国外有研究病历就可以了。目前中国是不是有特殊的要求还需要核实。如果要满足这一条,绝大多数的医院系统都要改,因为绝大多数医院的门诊病历都没有入到医院系统。而且现在二甲以上医院都可以做临床研究,但是很多二甲医院不具备电子病历系统。


关于作者

问题动态

发布时间
2021-10-23 23:38
更新时间
2021-10-23 23:41
关注人数
2 人关注

相关问题

我公司现开发一种口服固体制剂,经对原研制剂的处方进行研究分析,确定其处方中使用了一种抗氧剂,但在国内无法购买到有合法来源有药用批准文号的该抗氧剂,请问可以使用食品级标准吗?
无菌工艺模拟指南中指出偶发性干预可周期性模拟~如无菌生产过程意外暂停或重启……请问停电这种情况能作为偶发性模拟吗?
请问在《关于改变局部皮肤应用制剂处方的生物学同一性试验指南》中设定“基准处方”的理由是什么?
用石墨炉(氘灯扣背景)原子吸收测植物样品中的铬?基体改进剂都用的什么?是不是一定要用基体改进剂?
因样品浓度可能太低,测量时读数为负值,请问应怎么解决?
请问AI医疗器械的外部软件环境需要安全认证吗?
GB9706.1-2020新版中对于超温的防护这一条,有提到如果用热电偶或其他方法测试绕组温度,那么温度限值要减掉10°C。请问这一说明的增加会不会影响到产品测试的通过率?
对于上市产品变更直接接触药品包材的稳定性研究,根据指导原则,其中一项:需要提供新包装的3-6个月加速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请问:长期稳定性研究需要做多长时间?也是3-6个月,还是需要做到产品的效期?
对于变更的I、II、III类,是不是I类和II类变更只要在省局备案或审评,III类变更才报国家局审批?
子公司某个产品已做模拟运输验证,请问可否直接采用子公司的模拟运输报告?是否需要另行做模拟运输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