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
1364
浏览

采用有限稀释进行单克隆铺板的原理是什么?

您还未登录!暂时最多只可查看 1 条回答

登录! 还没有账号?去注册

ki1314520 二阶会员 用户来自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23-10-18 22:59

01 有限稀释法是传统的挑选单克隆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对仪器设备的需求比较少,并且方便与成像系统关联使用,因此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单克隆挑选方法;其缺点是效率比较低,需要在大量的96/384孔板中进行挑选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克隆(一般认为在不低于1000个克隆中挑选)。有限稀释法对人工依赖比较高,不同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差异会影响实验结果,并且不同公司或硏究机构在细胞株、单克隆培养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样会带来实验结果的差异,因此计划使用该方法的科研机构或公司,需要建立自己的平台方法,同时使用固定的操作人员来减少误差,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设备对工程细胞进行有限稀释的操作。

02 有限稀释法很难给出一个通用的单克隆形成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不借助成像设备的情况下,只做1轮有限稀释很难确定所选细胞是单克隆。如果想获得高的单克隆率,一般认为至少需要2轮以上有限稀释,稀释比率在0.3-0.8/孔。对于有限稀释法来说,不同生物公司或硏究机构在细胞株和单克隆培养基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单克隆成活率(有多少单细胞能长成群落),加上细胞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如趋向于结团等),显然单纯使用泊松分布计算单克隆概率是不够的。笔者认为对于不同实验室来说,具体需要做几轮有限稀释和使用多大的稀释比例需要根据该实验室具体情况通过实验来确定。

关于作者

问题动态

发布时间
2023-10-18 22:58
更新时间
2023-10-18 22:59
关注人数
1 人关注

相关问题

在临床药品(IMP)开发阶段整个过程中是否要对HBEL进行重新评估?
成品取样可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胶囊剂受热收缩包装后装箱前取样是否可以?
单独注册的主机和附件,注册证载明信息中已明确配合使用关系的,新增配合使用组合时,主机和附件的注册证是否均需进行变更注册?
在GMP 的确认与验证附录中对工艺验证 规定,“至少进行连续三批成功的工艺验证“ ,怎样理解连续三批,中间隔多长算是连续的?
《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中的产品是否可以用境外临床试验资料进行申报?
对于多位的异步信号如何进行同步?
进行I/O测试,是否可以不用环路校准?或者说,做了环路校准,是否不用做I/O测试?
对影响药品制备因素的变更,应当进行验证或确认,如果物料包材的产地发生变化,需要进行3批产品的工艺验证?
当申报批次的长期稳定性数据在批准时还无法涵盖所建议的复验期或货架期时,要承诺在批准后继续进行稳定性研究,以建立确切的复验期或货架期。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器械临床试验若采用平行对照设计,对照产品的选择原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