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关注
2548
浏览

可利用产品(如不符合粒径的颗粒、压片结束留在轨道上的中间产品、包装形成的次品等)的回收都要进行质量风险评估吗?

查看全部 1 个回答

多多猪 二阶会员 用户来自于: 天津市
2021-08-15 15:08

“不符合粒径的颗粒”的再利用不属于“回收”(回收的定义可以参见GMP术语部分的解释 ),“回收”系针对合格产品的处理。该情况属于“返工”或“重新加工”,按照 2010年版GMP“制剂不得重新加工”的规定,如果该情况属于“返工”,单纯的风险评估是不够的,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检验、稳定性考察、验证等工作来证明该“返工”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点评:通常压片结束后不会有产品留在轨道上,有可能在压片过程中产品掉在机器内部,这部分产品由于有可能受到机械污染,通常直接报废;另外有可能是在压片的最后阶段由于片重不稳等因素造成少量不合格产品,该部分通常直接报废。


“包装形式的次品”系指在包装过程中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包装缺陷,如片剂包装过程中可能会有某板药品中漏装一粒或几粒的现象,这属于利用“重新包装”予以解决的问题,只需要将药片从药板中剥出后重新进行包装。不能将剥出的药片放入下一批产品中进行包装(此情况属于混批)。但是“重新包装”需要进行风险评估甚至验证来证实其影响。


【第一百三十四条】制剂产品不得进行重新加工。不合格的制剂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一般不得进行返工。只有不影响产品质量、符合相应质量标准,且根据预定、经批准的操作规程以及对相关风险充分评估后,才允许返工处理。返工应当有相应记录。


关于作者

问题动态

发布时间
2021-08-15 15:08
更新时间
2021-08-15 15:08
关注人数
2 人关注

相关问题

列入《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产品是否必须在境内开展临床试验?
如何在验证中进行风险评估?
医疗器械创新申请中如何证明发明专利是产品核心技术
血气检测类产品适用的样本类型是什么?
配合计算机使用的第二类有源医疗器械产品,产品技术要求中需对计算机配置进行描述,应如何描述才能避免由于计算机配置变化频繁导致变更注册频繁进行?
许可事项变更时,注册产品标准是否需要转化成产品技术要求?
当使用本企业已上市同类器械的生物学试验报告替代申报产品的生物学试验报告时,需要进行哪些考量?
产品规范包含哪些内容?
做工艺验证之前的风险评估到底是就工艺的风险而言还是针对工艺验证过程本身存在的风险而言,工艺验证的范围和程度是什么意思?
共用产品线生产,只有部分工器具共用,比如灌装有两套模具,罐子不共用,一些其他器具共用,在限度计算时,及取样时,需要分开考虑不共用的罐子部分吗?

推荐内容

改剂型品种必须得体现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吗?临床优势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创新单抗产品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时,已上市产品均最终采用食蟹猴作为其正式长毒实验的动物种属。可否只选择食蟹猴一个相关种属进行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随药品注册申报纸质资料同时提交的光盘,格式体例如何要求?
CAR-T类产品已有临床试验数据是否可以免除非临床试验?
新药注册申请申报需要准备那些资料
栓剂品种是否每个包装盒内的单独剂量的栓剂都要求打上批号?
国内药用辅料质量不稳定,不同批次质量有时波动很大,经常导致在生产时临时调整处方,如外用凝胶制剂使用的卡波姆等。如果申报变更可能每个月都会需要申报,遇到此种情况应如何处理?
药品审评过程中,主体变更的情况,该如何申报?
对于原研曾在国内上市且国内已有多家同品种上市的化学仿制药注册分类判断
关于进口产品多个包装厂的申报